第143章 平息_伯府翻身记事
笔趣阁 > 伯府翻身记事 > 第143章 平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3章 平息

  徐定到了御书房,皇上还在和几个阁老商议通州的事。

  等了一会儿,看到杜首辅、余阁老几个出来,才被宣了进去。

  他把刚才在慈宁宫的事说了一遍,皇上的脸马上就垮了下来。

  虽然一直知道太后偏心小儿子,但皇上此刻还是心寒呀!

  一家子还没起事的时候,他作为兄长,处处照顾弟妹,对母亲也事事顺从。

  立国后,小弟在北方征战,他担心母亲思念小弟,再忙也会时常陪伴安慰。

  母亲却指责他,在京城享福还说风凉话。

  那时,他认为母亲说的是气话。

  要知道那个时候,帝国百废待兴,他作为太子,时常忙得一天只能睡上一两个时辰。

  此刻,到了你死我亡的时候,才知道母亲的心果然是偏的。

  而且,小妹不是她的女儿吗?徐定不是她外孙吗?

  她为了帮小弟,连徐定的亲事都能搭进去。

  皇上默了许久,才挥手示意徐定出去。

  徐定自然不能明白皇上的心情。

  反正自他懂事起,就知道太后心里只有李承昊。

  回到家,跟安国公主说了这事。

  平日里,太后偏心凉王一脉,安国公主也不说什么。

  但她只得徐定一个儿子呀,对徐定的婚事更是慎之又慎。

  太后竟然算计起徐定的婚事。

  以前她还老说徐定,对外祖母不够尊敬。

  此刻,她就觉得这样就对了。也只有徐定这种软硬不吃的,在太后跟前才能不吃亏。

  安国公主在府里越想越气,最后实在没忍住,直接冲进宫里和太后大吵了一架。

  太后算计徐定的事,后宫的人不知道。

  安国公主进宫和太后闹起来,皇后和后妃们也不敢掺和这两人的事。

  虽然都收到了些风声,但没一个敢往慈宁宫去。蜷缩在自己宫里装鹌鹑。

  等到安国公主离开,慈宁宫就宣了太医。

  此后,太后就一直称病。

  过了好几天,皇后才去慈宁宫探病,但毫不意外地又被太后拒见。

  安国公主回来后,就对徐定嘱咐:“你最近出门小心些。后宅那些阴私手段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若中招一次,就是一辈子的污点。”

  说完还特别提醒道:“凉王妃在京城的亲戚可不止赵家一家。那威远侯府的人也都不是容易对付的。”

  徐定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若被人算计了,就再不能肖想林二了。

  于是,决定这段时日出门都要带足四个侍卫。

  何枫顿时警惕心大起。

  世子平时可是只带他一个侍卫。这是怎么了?

  难道对他最近的表现不满?

  徐定不管他,只对侍卫们吩咐:“不管何时,我身边都不能离人。上茅厕也不行。”

  四个侍卫听了这话,都是心头一跳。

  莫不是有人要刺杀世子?

  嗯,最近局势有些紧张,完全有这个可能!

  于是,侍卫们每日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

  太子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反正是说服了皇上开恩科。

  皇上遣了钦天监的监正去普光寺请来了住持。

  住持听钦天监的人说公主出生之时曾天降祥瑞,就啧啧称奇。

  见过公主后,更是惊叹:“公主不仅福泽绵长,显贵尊荣,且命势极旺国运。”

  皇上和太子听后大喜。

  第二日,此事就在京中传扬开来。

  紧接着,皇上就下旨,为庆祝小公主降生,明年加开恩科。

  这件事传出去,发酵了一段时间。

  民间那些攻击太子的声音明显弱了下来。

  像通州和河间府,闹事的人就直接消停了。

  只新安县那边还有些村民很忧心。

  林文杰接到太子的通知,就准备即刻启程去新安县。

  他的人打探到的消息也表明那边的气氛已缓和了许多。

  走之前,刘心瑶给林文杰准备了一大笔备用银子。

  嘱咐道:“多花些银钱无妨,你别省着。你是一家子的主心骨,一定要平安回来。”

  林文杰轻轻把人搂进怀里,安抚道:“你也别担心。那些村民即便是担心行宫的那些谣言,有恩科的事压着,怎么也闹不起来。再给他们补偿些银钱,很容易就能平息下来。”

  村民闹事,不过是为了一口粮食。

  这个时代,粮食产量低,村民一年忙到头也不过刚好混个饱肚。

  所以一听会连年灾荒,哪能不慌?

  他们其实是最朴实的,也完全不懂上位者那些争权夺利的戏码。

  现在有村里或者族里的读书人压着,不敢闹。

  林文杰再一家补偿些银钱,足够一家子一两年的嚼用,即便有灾年,他们也能安心。

  村民又不像权贵那么讲究,他们什么粗粮野菜都能吃。一年的嚼用也不多,不过几两银子。

  新安县整个县的户籍也不过两千多户,再除开县里和镇上的人口,绝对不超过一千五百户。

  当然,这个银子朝廷是不会出的。

  因为朝廷已经减了税了。

  对林文杰来说,虽然强行压制,可能也能把事情压下来。但刘心瑶不在意花银子。

  现在,林文杰把这个事情办妥当,办得没有后顾之忧,即便以后也让二皇子和三皇子抓不出什么无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林文杰已经给太子献了开恩科的计策,若再能把此事处理好,那就算在太子跟前有了一席之地。

  对于永宁伯府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很快,林文杰就带着人去了新安县。

  果然,正如林文杰预想的那般,村民们只是担心粮食。

  林文杰就遣了人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去了解情况。

  最后,按照每户田地的多少,补偿了相应的银钱。

  对外没说是他补偿的,只把普光寺住持说的那番话说了一遍。

  又说是太子为小公主积福,虽然朝廷已经免税,但考虑到灾情突然,村民没有准备,便又给了一些补偿。

  如此,这些村民对太子感恩戴德。

  也不再说太子无子和神灵有关,只一个劲把太子和小公主捧上了天。

  甚至还有人说小公主是仙女下凡。

  等到林文杰回到京城,已经是九月中旬。

  此时,朝廷突然接到了戎国太子求亲的请求。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222.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222.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