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挨饿受冻_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笔趣阁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435挨饿受冻
字体:      护眼 关灯

435挨饿受冻

  第436章435挨饿受冻

  唐植桐当然不是放任不管,只不过是有些话不想让两个妹妹听到。

  吃完饭,两个小姑娘写作业,唐植桐叫着张桂芳来到屋外,小王同学把门。

  “妈,虽说要按定量吃,但也不能卡的太死,我这个月的定量还是四十七斤,您估摸着她俩的饭量,把我的分给她们点,能吃个七八分饱就行。”

  “以后平日里欠着点,到星期天,您瞅着副食品店有肉,或者我想办法搞点吃的,咱改善一下生活。”

  “平日里饭后给她俩补一把松子,这样即便会饿一些,但不会亏了身体。”

  “咱再坚持坚持,最多两来月,春节前,我再去一趟大伯那边,东边邻居家有余粮,我到时候买点回来,对付着把这阵子熬过去。”

  唐植桐毫无遮掩的将自己的计划对张桂芳和盘托出。

  “行,我明天再去买点白薯。咱家五口人,能买十斤粮票的,上回就买了两斤粮票的,还差八斤呢。吃不饱先拿白薯垫垫。”张桂芳则边听边点头,也算计着怎么用有限的定量填饱家人的肚子。

  “行,就这么办。”唐植桐肯定道。

  用粮票换白薯的事,唐植桐是知道的,但还真不知道这玩意还有限购。

  跟张桂芳一打听才明白,四口人以下的家庭,可以买五斤粮票的,也就是二十五斤白薯;

  五口人以上的家庭,可以买十斤粮票的,五十斤白薯;

  七口人以上的家庭,可以买十五斤粮票的,七十五斤白薯。

  家里人口多虽然不一定在住房上多照顾,但在副食上有比较明显的倾向。

  因为连年战乱刚刚结束没几年,人心思安,这时候是鼓励生育的。

  再加上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影响,很多家庭那是一个接一个的生,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明显,恨不能一年生一胎。

  几十年后,很多人都有了清晰的认知,生孩子是责任,养不起就不生,只能养得起一个就不会生俩,除非双胞胎。

  如果眼下有人说农村多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时,妥妥的会被认为是疯言疯语。

  就眼下来说,农村之所以多生,是因为土地!

  在去年搞公社之前,全国绝大部分农村的土地都是分到农民个人手中的,按照实际的家庭人口去分,每增加一个家庭成员就要分一份地!

  刚解放没几年,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刻进骨子里的,也正是由于分地,所以很多人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之后不选择专业端铁饭碗,而是选择退伍回家种地。

  至于后面二十年间,农村吃不饱,却依旧有人可劲生,唐植桐认为跟农民想在生产队里增加话语权有关。

  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矛盾、摩擦,很多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就要靠拳头说话,这时家里兄弟多的明显占优势。

  哪怕选个人出来管事,同姓的只要一举手,基本就没外姓人啥事了。

  这几十年养孩子基本都是散养,比养羊难不倒哪儿去,费不了几个钱,而且只要十来岁就能给家里挣工分……

  综合以上几点,人口想不增加都难。

  唐植桐今儿体验了一把当大爷的感觉,母亲、媳妇为他烧热水洗澡。

  三个炉子同时烧,小王同学负责往里面送,水也没凉。

  1959年11月10日,农历十月初十,星期二,阴。

  唐植桐睡醒,就感觉到气温比平时低,穿上衣服推开门,呼吸都带白雾了。

  “得亏前儿把白菜收了,要是再养两天,就冻了。”屋外的水缸已经结冰,张桂芳一早拿个斧头将冰砸破个洞,然后盛了一壶水烧水。

  “嗯,还是您有眼光。今儿先不打水吧,等下午我回来把水缸挪正屋里。”唐植桐打个哈欠,跟张桂芳说道。

  这年头的百姓绝大部分都会过日子,水缸属于大件,有些人家压根就没有,平时用水桶接水。

  有水缸的人家,冬天都会将其挪屋里,放外面哪怕裹上草苫子也不敢保证三九天不被冻破,再下去几十年,天变暖后才逐渐有人放在室外。

  “行。”张桂芳正有此意,水缸很沉,以前都是自己男人干这活,现在轮到儿子了。

  “妈,我没吃饱。”凤芝早上吃了半块窝头,喝了一碗小米粥,碗都舔干净了,仍意犹未尽。

  “就这些了,等中午放学再吃。”张桂芳没有再给闺女拿,饿一顿没事,她也在摸索着每个人吃多少合适。

  凤芝撇撇嘴,认下了,没回嘴。

  唐植桐在一旁贼兮兮的看着,也不搭话,凤芝没怎么挨过饿,等饿上几天,估计就会抗议了。

  放几十年后,二十斤大米够一家五口人吃一个月,但那时一年到头饭桌上都有菜有肉有水果,再加上各种饼干、糖果、巧克力、冰激凌、奶茶、牛奶、可乐、白酒、啤酒补充,压根吃不了多少主食。

  但现在就不同了,肉是极少的,菜也不多,身体所需的能量基本由主食提供。

  成年人还好一些,新陈代谢慢,上班再摸个鱼,定量勉强够吃。

  小孩子和半大小子就惨喽。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唐植桐去年在工地的时候,拳头大的窝头,一天能吃二十来个,一点都不带少的。

  也正是那段时间,唐植桐身上上了点肉,看上不不再那么干干巴巴,否则人再暖,也不能让花儿似的王静文青睐。

  今儿这么一冷,路上的雪没化成,反而更显路滑,一众人骑车都小心翼翼的。

  等唐植桐来到学校时,已经开始上课。

  挎包都没来得及放到宿舍,唐植桐就直接来到教室,从后门进的。

  好在路坚帮唐植桐带了课本,不光这节课的,还有昨天课程的课本和作业本,可谓贴心至极。

  “宿舍暖气热了吗?”唐植桐找出作业本,在已经用过的纸张背面写开了小纸条,推到了路坚面前。

  被代课的数学老师点了两次后,唐植桐和路坚就注意了很多,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倒是跟老师们相安无事。

  路坚看到后,轻轻摆摆了手,然后将手揣进袖子里,做派跟个老农似的。

  得嘞,唐植桐将作业本收回来,还琢摸着供暖的话,课间将窝头放回宿舍,扔暖气片上热着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222.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222.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