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到站_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笔趣阁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370到站
字体:      护眼 关灯

370到站

  “好事啊,这小子也没写信告诉我一声。”唐植桐一直挂念着自己这个表弟,其实今年读中专是最好的选择,等三年以后,大学将缩减招生名额。

  “大伯,公社里打算搞几天?我还想着再解些板子,能有人手吗?”存在即合理,何况唐植桐一个外人也没资格给这边公社指手画脚,倒是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更迫切。

  套用一句俏皮的话就是:再也回不到从前。

  “午饭吃了吗?你先喝口水,咱一会回家吃点。”唐文邦劝道。

  唐植桐想要大酱,但这种情况下,也肯定是不能要的。

  在储备都吃完之后,东北的大酱都成了不错的备选。

  “林场给发着工资呢,怎么可能再给钱?”唐文邦摇头道。

  临近林场大门,唐植桐才将包袱从空间拿出来,重新背上肩膀。

  “行,登记一下。”门卫查验了一下介绍信,又交还给唐植桐,同时推过登记簿和笔,让唐植桐自己填上姓名、到访日期、事由等内容。

  这些黄豆是唐植桐拿来补贴大伯和小姑两家的,捎带着麻烦大娘给自己加工一点大酱。

  “等会问问你小姑父,他那边有人值班。你怎么还要板子?上次的没够?”唐文邦瞅了唐植桐一眼,有些意外。

  “什么人?来这干什么?”临到门口,林场的门卫才从屋里出来,伸出手,大声喝止唐植桐继续前行。

  唐植桐要大酱是想着在接下来几年中用来做调味品,要的并不是很急迫。

  “挺好的,比上班轻松,我没住校,天天往家跑。”唐植桐乐呵呵的给大伯点上烟。

  “够了,上次剩了点,还打了些家具来着。这次想搭个小棚子,临时遮风挡雨用。”唐植桐顺口胡诌,要板子是真,搭小棚子是假。

  “好就行。大学生活怎么样?还习惯吗?”唐文邦接过侄子递过的烟,拉着他坐下,继续问道。

  “上次你说想看漫山的松子,近处是白搭了,打下来公社要全部收回去,想看只能往远了跑。”唐文邦想起唐植桐上次临走时说的话,提了一嘴道。

  “大伯!”唐植桐没有先去家里,而是先来到办公室找唐文邦,一路上也没看到个人,当看到大伯并没有瘦时,悬着的心就放了一大半。

  “好,好,桉子出息了。京都的定量变了吗?”唐文邦嘴上敷衍着答应下来,心里却没打算跟侄子开这个口。

  唐植桐想用木板打个小屋,形势的恶化比自己预想的要快一些。

  “你好,过来找唐文邦,探亲。”唐植桐将麻袋从肩上卸下来,墩在脚边,拍拍手掏出烟来散烟。

  “不用了,大伯,我在路上吃过。来的路上,我听说这边情况不大乐观,家里没受为难吧?”唐植桐自从听张金波和孔一勤聊了些安东的事以后,就一直挂念着大伯和小姑,这下终于问了出来。

  “唐文邦是我亲大伯,过来住个十来天吧。现在查的这么严了吗?”唐植桐掏出火柴,刺啦一声划着,给门卫点着烟,问道。

  等出了市区,唐植桐的步子才慢下来,没办法,心善,见不得疾苦,只能去逃避。

  也许是临近冬天的缘故,林场已将贮藏的木材处理完成,这一路走来,唐植桐没有看到卡车往来。

  林场距离市区大概有八九公里的样子,唐植桐往路边的山坡上一钻,将自己隐蔽起来后才从空间里掏出干粮,糊弄了一顿午饭。

  东北大酱是东北美食的灵魂,就好比花椒之于四川,陈醋之于山西,吃啥都少不了它,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有。

  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范围,如不是亲身经历,很多事情都觉得是假的。就拿人均收入来说吧,每次公布数据,都有人说扯到了大腿根、拽掉了裤衩等等,谁知道是不是调侃呢?

  “我和静文年后减了两斤,其他人没变。影响不大,您放心吧。”报喜不报忧嘛,更何况唐植桐没有想着让大伯帮自己,就没提食用油、肉等副食。

  “桉子!你这孩子,来怎么不说一声?我好去接你,这一路累坏了吧?”唐文邦听到唐植桐的动静,立马站起身走过来,看到侄子满头大汗,眼里都是心疼。

  唐植桐快走两步,钻进小胡同,将包袱放空间,轻装上阵,孑然一身快步往林场赶去。

  “嘿嘿,还行,没几步路。”唐植桐摸了一把汗,说道。

  “不错,看着你壮实了。家里都好吧?”唐文邦拍拍唐植桐的肩膀,看着侄子的脸色,很欣慰。

  上一次来的时候,尽管大娘说家里还有大酱,要给唐植桐带一些回去,但唐植桐看得明白,大伯家的新大酱都已经进了缸,而且尚未晒好,家里吃的都是陈酱。

  “没事,我年轻那会,能抗个小二百斤呢。把门锁好。”唐文邦调整一下角度,将麻袋稳住,想伸手够锁,不曾想麻袋晃了一下,随即停下,吩咐唐植桐道。

  “师傅,可以走了吧?”唐植桐刷刷刷登记完,放下笔,递回登记簿问道。

  “都挺好的,您放心吧。”唐植桐随说着,随往外掏烟。

  “大伯,我来,我来,小心伤着腰。”唐植桐想拦来着,没拦住。

  “就是收点鸡能吃的东西,什么野草、野菜、种子啥的,这边冬天长,夏天还好说,冬天鸡都没得吃,只能现在准备一点晒起来,等冬天用。”唐文邦跟唐植桐解释道。

  “等你大哥从山上回来,让他陪着你走一遭吧。”唐文邦直接做了安排。

  四九城的酱油、豆腐等豆制品都已经在制作原料上进行了拓宽,稀黄酱估计离这一步也不远了。

  “不错,两斤不算多。走,咱回家。”唐文邦听后果然放心了很多,班也不上了,将唐植桐带来的黄豆甩上肩膀,就带着侄子往家走。

  空间里的鱼不少,既然是给押运科办事,到时候肯定要跟着跑一趟安东,到时候总不能直接把鱼扔大路边冻起来吧?自己也不能在路边猴一宿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板子就是为了解决这时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222.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222.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